2019年南充中考英语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

导读2019年南充中考英语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南充市中考英语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南充市中考英语整体难度评析:是 南充市 新的课程标准更为细...

味蕾考试网带大家认识并深入了解北京中考试题,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所遇到的难题。

2019年南充中考英语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

2019年南充中考英语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

南充市中考英语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

南充市中考英语整体难度评析:

是 南充市 新的课程标准更为细化,其中包括对加大阅读量和提高听力能力的要求。 南充市 中考英语试卷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要求考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健康的人生观。

南充市中考 听力理解:

南充市 中考英语在听力理解部分,呈现出十一组听力素材。分为听对话选图、听对话或独白选答案和听对话记录信息三个题型。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有所充分的体现。

南充市中考录取查询时间及录取结果查询入口

南充市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准确时间是几点钟

南充市中考分数线预测,中考录取分数线预测升还是降

南充市中考科目设置及分数,中考科目分值安排

南充市中考成绩个人总排名查询,中考排名查询系统

南充市中考总分多少分,今年中考总分多少分

南充市中考状元是谁,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南充市高一开学时间及高一新生开学注意事项

南充市中考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

南充市中考落榜后怎么办,中考高分落榜生还有四条出路

南充市中考 单项选择:

十道题出得中规中矩。分别考查了代词、介词、比较级、连词、情态动词、时态、被动语态、宾语从句。考生在这部分拿到满分并不困难。

南充市中考 完形填空:

2016 南充市 中考完形属于“亲情类”,忙于工作的父母常常无法兑现陪伴孩子的承诺。这是许多北京孩子都有切身体会的素材。2015中考新增词汇在此篇完形语篇中和选项中都有所体现。联系语篇上下文,做出此篇完形十道题并不困难。

点击下面南充市中考英语试卷word文字版下载

南充市中考英语试卷word文字版下载.zip

( 解压密码请加群119408121获取 )

南充市中考 阅读理解:

A篇:以网络论坛的形式,讨论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季节的喜好,贴近考生生活。B篇:话题为“助人为乐”涉及陌生人与亲情。两个语篇,八道题都属于细节题,考生只要认真回归原文,找寻答案即可。C篇:涉及了“社会大课堂”中的“博物馆”,考生通过语篇的阅读,可以了解到如何参观博物馆,从博物馆中获取大量知识。第52题,属于主旨大意题。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以确定此题答案。D篇:属于新生事物I-Pad走进课堂的利与弊,53题和55题需要考生具备对于全文的分析、判断能力。阅读与表达:介绍“黑色星期五”的来源和一些有关于“黑色星期五”有趣的事情。使得考生通过此文,了解西方文化。

南充市中考 作文:

2015中考作文话题是“做一个文明中学生最重要的什么”,体现了“”,话题具有开放性,使得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可写的东西。考生的最后一段应升华主题,扣题,表达自己的深度感受。

2015中考已经落幕,对于的中考生来讲,备战中考应该是提上日程的事情了。下面给2016中考生一些备考建议:

南充市中考 听力:

一套完整的听力试题,音频时间大概在17-18分钟。建议考生在冲刺阶段,保证每天或每两天进行一套听力试题的整体训练。

有些高端考生认为听力题过于简单,就没有引起足够大重视,导致中考时出现不应有的低级错误。建议考生在语音、关键词和上下文理解上下功夫,平时多听多练。有些文章篇幅长,信息量大,让低端考生无所适从,这部分考生还是要从词汇和关键词入手,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听力独白题对考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考生既能掌握词语的主旨大意,也要获得有效的事实细节,还要进行简单的推断。听对话记录关键信息这类题,文章的词汇量较大,其中还会出现生词和一切补充词汇,建议考生在提升提取细节信息能力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多关注语境中语境的词义理解,对补充词汇也不容忽视。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应加大听力训练力度和难度,熟悉运用高频词汇。分类词汇的拼写也至关重要。

南充市中考 阅读理解:

中考阅读理解题型的文章选材多源于英美原版文章。阅读语篇选材真实、语言地道、内容鲜活、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成长过程;阅读素材的选取注重以人为本,活泼新颖更加亲民。

从能力立意角度出发,考生应具备阅读和理解不同文体语篇的能力。其中,人物故事;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人际交往;品格习惯;语言学习;自然、世界与环境;历史与社会;卫生、健康与文体;旅游、交通与通讯以及实用性文体的阅读是常考的话题素材。

阅读理解要求考生对文化差异性把控、阅读提升和理解能力提高。考生应具备深层次阅读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含义;考生应在阅读中关注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多读原版文章。对于阅读选择中的细节题,考生应保证一定的题量训练,做到考试时万无一失,力争满分。在阅读选择的能力题方面,对于考生也是一种耐心的考验。大部分考生表现出深层阅读能力较为薄弱的特点:考生应根据上下文具备理解生词含义的能力、理解归纳文章的主旨要义、为文章选合适题目的能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此类题在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外,还要求考生能把从文章中提取的正确信息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在此类题上,高分段考生在语言规范和要点齐全上稍有放松。考生在冲刺阶段对于此类题型,应做到能较好地理解文章并简单地表述事实,把读到的基本信息记录下来。但由于考生深层次阅读能力的个体差异,以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时,在组织语言、语言输出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就不尽如人意了。建议考生在把握文章意思的同时,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提炼问题答案的内容表述上下功夫。尤其是表述的句子内容要简明扼要,要点齐全。

南充市中考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语篇层面上,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中理解、判断词义和掌握词语运用与搭配的能力。其文章选材于英美原版文章,除了对词汇辨析要求较高以外,对文化差异性的把控和理解也要求较高。

完形要求考生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阅读以及通过逻辑思维和联系上下文推断出可能的答案。

高端考生注重阅读原汁原味的原版文章,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词汇理解和运用到位。

低端考生来说,掌握词、词组的含义尤为重要。

某些常用动词短语的辩义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障碍,多数考生过分依赖英汉词典的简明注释,因此对动词的英文本义理解比较肤浅,导致判断失误。建议考生今后要注重单词的英文解释和例句的应用,逐步养成用英语解释英语的习惯,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

南充市中考 书面表达:

英语作文的好成绩不是一朝一夕能有的,需要不断地积累。中考的写作话题贴近中学生生活,源于考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细节,但要求对考生熟悉的生活具备一定的思考评述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更要求考生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

中考试卷中,有的考生在书面表达上的语言中的错误较多,文章的篇章结构、时态、主谓一致、拼写等有明显错误。在冲刺阶段的作文备考中,对于低端考生应注重基础表达能力的储备;对于高端考生重点应从语言质量和文章的逻辑性上进行训练。考生应从《中考说明》中的话题项目表出发,结合作文模板,积累相关作文话题的素材储备

有没有好的地理生物中考复习题推荐一下?

以下是几本地理生物中考复习练习册的推荐:

《中考地理冲刺高分突破》(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本练习册分为地理和生物两个部分,分别包括了知识点梳理、例题讲解和模拟试题等,对于中考复习非常实用。

《中考生物题型突破及解题技巧》(北京教育出版社)

这本练习册重点针对中考生物的题型和解题技巧进行讲解,并提供了大量例题和模拟试题学生快速提高解题水平。

《中考地理基础知识点突破与模拟试题》(上海教育出版社)

这本练习册以地理基础知识点为主线,详细梳理了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模拟试题学生巩固知识。

《中考生物强化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本练习册提供了大量的生物例题和模拟试题,并附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教育出版社)

这本练习册提供了大量的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考地理试题的出题趋势和考点,有效提高考试水平。

2009年安徽省中考真题语文卷及答案

20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科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② ,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③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⑤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默写杜牧的《赤壁》.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 伫立旷野,苍qi6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伫( )立 苍qi6ng( ) yùn( )含 亘( )古 (2)文中“ ”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 ;“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 (4)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天地灵气和人间性情的赞美。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是:德国音乐家 ,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 。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小人国、大人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校学生会准备于5月4日下午两点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12分) (1)请你以“文明”二字开头,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①紧扣座谈会的主题;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③不超过20个字。 (2)座谈会前,你班同学准备了—一篇发言稿。下面是发言稿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A]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向前发展。作为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B]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C]把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坚决纠正过来,全面展现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①[A)句太长,发言时大家听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请你把它改为几个较短的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增删少量字词) ②[B]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 ③联系前后句看,[C]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你对[C]句作适当调整。 (3)5月3日上午,学生会主席来邀请你们班的杨老师参加第二天下午的座谈会,但杨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是怎样对杨老师说的?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22分) 枫叶礼赞 孟超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艮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恰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 5.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4分) 6.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6分) 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分) 8.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3分) 9.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 (3分) 【二】(18分)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泥滩上的水生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红树、海榄雌、海桑、红茄冬等。适宜生长在风干浪静、淤泥深层的海滩、湿地或河口地区。红树林四季常绿,因其树皮中含有一种称为“单子”的化学物质而显红色,故称为“红树林”。 红树林与其他类型的树林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为了适应盐分高的海洋环境,叶片上有排盐孔,能把吸入体内的海水盐分有效排出,其功能类似于人皮肤上的汗毛孔。另外,红树林扎根于海底淤泥,通气不良,所以大多发育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形状万千。最为奇特的是红树林的繁殖为“胎生”方式,种子在母树上孕育,待成熟后,先在母树上萌发成芽,然后随同果实一起坠海,数小时内即可扎根成长为独立植株。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密集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多在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插入土中形成纵横交错、抵抗风浪的弓形支架。 以红树林为中心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食物链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红树林吸收海底土壤中的养料而生存,其树叶、树枝是鱼虾的食物,鸟类又以鱼虾为食物,淤泥中的微生物又将植物、动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土壤中。 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以海南岛的红树林为例,该系统内有鸟类114种(占全岛的40%)、昆虫100多种、水生动物100多种、平均每公顷每年可产鱼、虾、蟹等海产品750多千克,所以海南自古有“万亩红树养万人”的说法。可作鞣(r6u)料和染料;有些红树植物木质坚硬,耐腐蚀,是建筑物和船舶的优质用材。某些红树植物还可入药,能治疗淋巴结核、皮肤病、癌症等。 红树林还有很高的环保价值。红树林的根部深扎于海水中,可防御海风,抵制海浪侵袭,保护农田和村镇,被誉为“天然的海防卫士”。同时,红树林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还可以大量吸收海洋中的污染物,净化海水。另外,红树林还有较高的生态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由于红树林的生长环境特殊,所以种类相对贫乏。全世界共有23科、34属、81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东方型,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东海岸,种类较为丰富;西方型,分布于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非洲西海岸,种类相对贫乏。我国的红树林共有13科、24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和福建沿海,以海南岛最为丰富,其面积占全国的70%。 (节选自苏宗祺《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 10.第一段文字依次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分) 11.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红树林的生物特点。(4分) 12.依据第三段文字,简要说明红树林与海底土壤之间的关系。 13.文章在谈到红树林的作用时,先后介绍了红树林的 、 、生态学研究价值、 。 (3分) 14.第四段画线的句子用丁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三】(15分)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18.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下表。(5分) 篇目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 三、写作(55分) 19.“师生之间”为题,文章。 (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1.(10分) (1)①一鼓作气②生于忧患中③天涯若比邻 ④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⑥但愿人长久(共6分。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2.(9分) (1) zhù 穹 蕴 gèn (共4分,各占1分) (2)漂散 顠散 (1分) (3)高的,高耸的。 行,走。 (共2分,各占1分) (4)排比 (2分) 3.(4分) (1)贝多芬 列夫·托尔斯泰(或:托尔斯泰) (共2分,每空1分) (2)到达小人国的原因;船在海上遇风暴被毁,格列佛被风浪卷到了小人国所在的岛上。 到达大人国的原因:航海途中下船寻找淡水,格列佛登上了大人国所在的岛屿。 (共2分,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4.(12分) (1)示例一:文明像灯塔,为我们的人生航船指明方向。 示例二:文明是滋养我成长的甘泉。 示例三:文明,人生旅途的路标。 (共3分,三个要求各占1分,答案不限于此,符合要求即可) (2)①示例一:千百年来,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它有无穷的魅力,有不竭的动力,有强大的感召力。 示例二:文明具有无穷的挽力人,具有不竭的动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千百年来,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共2分。答案不限于此,不改变句子原意且符合要求即可) ②创立 营造 (2分) ③坚决纠正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 (2分) (3)示例一:杨老师,上午学生会主席来找您,刚好您不在,他请您明天下午两点到第一议室参加“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 示例二:杨老师,上午学生会主席让我转告您:请您明天下午两点到第一会议室参加座谈会,会议主题是“我与文明同行”。 (共3分,谁让“我”转告、转告的内容、表达得体,各占1分。答案不限于此,符合要求即可) 二、(55分) [一](22分) 5.(4分)红得深浓,红得艳丽;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 (两个特征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6.(6分) (1)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以衬托(或:突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 (2)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 (各占3分。意思对即可) 7.(6分)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 (三个要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8.(3分)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意思对即可) 9.(3分)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 (三层意思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二](18分) 10.(3分)解释什么是红树林,介绍其生长环境,说明其得名原因。 (三个方面内容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1.(4分)叶片上有排盐孔;大多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以“胎生”方式繁殖;有密集的支柱根。 (四个特点各占1分。如果只答“有排盐孔”、“有呼吸根”,该小点不得分。意思对即可) 12.(4分)红树林从海底土壤中吸收养料而生存,红树植物的遗体又可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土壤中。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3.(3分)经济价值 环保价值 旅游观赏价值 (每空1分) 14.(4分)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 作用:说明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使说明的内容具体、准确,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两问各占2分。第一问答出两种说明方法即可得2分;第二问答出一层意思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三] (15分) 15.(4分)(1)苟且(2)假如,假使(3)厌恶(4)史册。 (各占1分) 16.(4分)(1)(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以,(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牚。 (2)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或:本心)。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7.(2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各占1分) 18.(5分) 篇 目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而取义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心句子各占2分,共同追求占1分) 三、 19.(55分) 说明:(1)文章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具体,如果表达十分突出,可加3~5分。 (2)文章不足6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1~2分。 评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 (2)两人所评的同一篇作文的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所评之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卷面书写(5分) 朴实简约,难度适中 ——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简析 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依然沿袭了去年的试题风格,稳中求变,试题简约,难度适中,没有在内容上追求时尚,也没有在题型上凸显新奇。 首先,注重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中的字音、字形、词义、修辞手法和古诗文默写的考查,学生普遍感觉做起来较轻松,拿不准的字词还可以查所带的《新华字典》,默写内容也都是古诗文中的名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仍沿袭了去年的全诗默写,求诗的完整性,而选择式更多了一份人文关怀。名著阅读的考查较细,如果不是真正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内容,第二小题就无从下手了,可见,平时要重视阅读,读整本的书。考前猜测创新力度最大的综合运用部分也以朴素的面目呈现,语境设计为举行“座谈会”,题目为拟宣传标语、修改发言稿、进行口语表述等,如果平时基础知识训练到位,就会少失分。 其次,阅读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即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这方面的考查题有第5、8、9、10、11、12、13题,共24分,占现代文阅读题总分值的60%。尤其是第二篇说明文的阅读几乎全是考查这方面能力。第6、7、14题考查了文章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在回答内容概括题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概括得不够全面和准确,容易丢掉得分点,尤其是散文的阅读题。学生必须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找准关键词,进行解答。文言文阅读首次出现了诗文的比较阅读,但都是课内的重点篇目,学生自然会很熟悉,解答起来应该较顺利。 第三,作文命题也给人“返璞归真”之感,《师生之间》这样的题目很朴素,这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际关系之一,因此这样的题目没有审题障碍,学生应该不会离题,而且有话可说。但因为题材太熟悉了,就像我们写父母一样可能会流于平淡或俗套。如果对身边的事物缺少真切的观察和感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打动阅卷者并非易事。 基于分析,我们在今后的教与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内容: (1)夯实基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近年来,我省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有所减少,指向性较明的阅读题有所增加。前几年开放性试题在试卷中频频出现,而且几乎每个阅读题的最后一大题都是这样的题目。这类题目分值大,改卷时赋分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也大,让广大学生望而生畏,考后自己心里也一点底都没有。这类题目的导向作用表现为,广大教师在课堂上也更热中于“拓展”“发散”“感悟”,这样飘忽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学得越来越糊涂,甚至连一点是非都没有。今年的三个阅读题最后一题均无这样的开放题,由此可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仍应注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培养,教学时紧扣文本,尽量少些“空对空”的“清谈”。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一种回归。 (2)注重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语言的品味。鉴于传统的语文教学面面俱到、肢解课文的弊端,新课程十分强调整体感知。而且我们读一篇文章总体来讲要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这篇文章写了什么、的、为什么写,也就是文章的内容、表现形式、主旨等。而作为语文学科来说,我个人认为更应该注重于的问题。如文章的表现形式、结构、语言等。尤其是赏析句子,品味语言作为一种语言鉴赏题成为一种趋势。要让学生知道从修辞手法、从语言效果、从刻画形象、从表达作者或人物情感等角度来赏析语言,体会语言的美感,并能积累和运用语言。今年阅读题的考查仍以感知内容整合信息为主,语言品味题与去年相比有所增加,但仍觉得少了些。 (3)回答问题应力求准确、全面,要注意答案文字的简练与语言表达的规范。今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选文中没有前几年中考阅读题中的《阳光是一种语言》《我寻求挫败》《晨》这样一些对初中生来说艰深的选文,两篇选文都没有什么隐晦的语言,高深的道理,文本阅读难度有所降低,题目设计也不偏怪,学生答起来好象很有信心。丢分的原因往往是答题不全面严密、语言不规范。 (4)作文训练应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表达真情实感。受某些“新概念作文”的影响,学生习作越来越注重语言的华丽与形式的创新,有些学生作文甚至是如梦呓般叫人不知所云的所谓“美文”。这样下去,可能连基本的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能力都丧失了。近年来,我省中考作文题一直走“学生生活路线”,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leimeishi.com/time/4411.html

湖南省二本院校排名

全国二本录取分数线表、全国二本院校录取分数

味蕾考试网-提供各类考试经验和考试信息!

味蕾考试网-提供各类考试经验和考试信息!V

味蕾考试网提供全国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政策解读及备考资料,涵盖公务员、教师资格、职业资格等考试资讯,同步分享职场工作总结模板与学习经验,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一站式解决考试全周期需求。

2264 文章数
90116 评论数
984537 浏览数

标签列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