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宏观经济学考题及参考答案解释

导读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深度解析在浩瀚的经济学海洋中,宏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众多经济学子探索经济规律的必经之路。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不仅是检验学生...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宏观经济学考题及参考答案解释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深度解析

在浩瀚的经济学海洋中,宏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众多经济学子探索经济规律的必经之路。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尺,更是深入理解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钥匙。本文将围绕几道典型的宏观经济学考题及参考答案,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旨在帮助广大学子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知识。

一、国民经济总量的衡量

在宏观经济学的开篇,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GDP(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试题中可能会问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下列哪一项?”答案往往是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等非生产活动。这样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GDP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试题中可能会涉及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因素,如税收减少会使居民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类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对总需求曲线移动规律的理解,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同时,通过解析这类题目,我们也能深刻理解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治理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两大难题。试题中可能会通过具体案例,如“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政府应采取何种财政政策工具?”来考察学生对失业治理政策的理解。同样,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及解决对策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通过解析这类题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如何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物价稳定。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解析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试题可能会涉及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周期的成因和特点等知识点。例如,“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什么?”这类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掌握程度。同时,通过解析经济周期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中周期性波动的现象,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平抑经济波动。

五、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与效果

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与效果是考试中的难点和重点。试题可能会通过具体情境,如“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采取何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来考察学生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解析这类题目,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结语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的解析不仅是对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入思考和探索。通过本文的解析,我们不难发现,宏观经济学是一门既严谨又富有魅力的学科。它要求我们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敏锐的经济直觉和灵活的政策运用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愿广大学子能够继续深化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求解宏观经济学题,最好留下qq。

第一幅图答案:

1.(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4300

(2)净出口=GNP-(C+I+G)=40

(3)政府净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90

第二幅图答案:

望~~

非常急~~~宏观经济学考试。 请各位商科理科好的朋友们帮帮答题! 求详细的答案,非常感谢!

1.A. consumption(C)消费. 冰箱的购买增加了居民的消费

B. consumption(C)消费。这笔销售是是将上一年的存货卖给消费者,产生资金流动,所以应该是消费。

注意:如果是产生存货,就应该是investment (I)投资

C. government expenditures(G) 政府支出。 兴建火车站是由政府出资,资金来源是税收。所以应该是政府支出的G

2.A.(9873-9269)/9269* 100%=6.5% 把前一年视作基年,增长率应该是后一年的数值减去前一年的数值的差再除以前一年的数值

B.(118-113)/113* 100%=4.4% 理由同上

C.real GDP=9873/(118/113)=9454 GDP紧缩指数是指把基年的设为1,后一年的GDP紧缩指数等于前一年的价格指数与前一年价格指数之比,于是得到的后一年的GDP紧缩指数就是通过通胀膨胀或紧缩调整的。在用1999的名义GDP去除以所对应的紧缩指数,代表的就是以1996年的价格衡量的实际GDP了,这个数值已经消除了这期间发生的通货膨胀对GDP数值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题目,求解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2、总支出、国民收入。

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4、国民收入、利息率。

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S。()

8、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9、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

10、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各题后的三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消费曲线位于45º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A、正数

B、0

C、负数

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A、20%

B、80%

C、30%

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

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

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

A、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B、增加福利支出

C、增加税收

8、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9、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则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

A、股东

B、债权人

C、退求金领取者

10、下面哪一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

B、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C、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1、C

2、B

3、C

4、B

5、B

6、A

7、C

8、B

9、A 10、C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什么能稳定经济?

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3、简要回答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4、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主要内容有:累进税、社会福利支出和农产品维持价格。内在稳定器的注入量使国民收入逆方向变化,漏出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化,所以,对经济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缓解的作用。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境内一定时期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指在一定时间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在反映的一个国家的居民从事生产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时,加上本国居民从国外取得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收入,但减去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收入。而国内生产总值则不考虑从国外得到的或向国外支付的生产性收入,它反映一个国家在国内实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3、本题的要点:1、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要点2:回答各个要点的具体内容;要点3:回答各种手段的具体运用条件。

4、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是两个不同的原理,首先,前者说明净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增量对净投资的影响,其次,前者是短期的分析,后者是长期的分析。但是,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根据前者,投资的变化将会引起数倍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根据后者,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引起净投资加速的变化,;其次,从长期和动态的过程来看,乘数发生作用以后,加速数接着会发生作用,成数又接着发生作用,如此继续下去。

5、要点1:从原因来说,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预期引起的通货膨胀、惯性的通货膨胀;要点2:简述各种原因的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

1、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给是怎样对经济产生影响的?

2、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有何区别?

3、均衡国民收入是怎样变化的?

1、要点1:货币供给对经济影响的第一个环节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第二个环节是利息率对投资的影响;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第三个环节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要点2:简述、图示各环节的变化方向。

2、短期消费曲线是与纵轴相交的曲线,长期消费曲线是经过原点的曲线;短期消费曲线与45º线相交,长期消费曲线在45º线下方。在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曲线是一条上凸的曲线,在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保持稳定,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

3、以已形成的均衡的国民收入为起点,令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储蓄、政府税收或政府进口发生变化,分析由此带来的总支出曲线、注入曲线或漏出曲线移动,并求出新的均衡的国民收入,比较原均衡国民收入和现均衡国民收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

六、计算题(15分)

假如某经济社会的的消费函数为C = 100 + 0.8Y 投资为50单位。试计算均衡的收入、消费和储蓄。

解: Y = (100+50)/(1-0.8)

= 750 (单位)

解: Y = (100+50)/(1-0.8)

= 750 (单位)

C = 100 + 0.8×750 = 700 (单位)

S = Y – C

= 750 – 700

= 50 (单位)

两道宏观经济学的选择题,求解释和过程

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为4000亿元,说明GDP最大值=4000亿。无论怎么样的增加投资y最多是4000亿元。

分解4000亿=3000亿+1000亿(投资),现在的实际均衡3800亿=2850亿+950亿(投资),当增加第一个50亿的投资后,实际均衡GDP就已经趋近于y最大值,再增加50亿投资后,不能使实际均衡GDP变化,转而变为通胀缺口=50亿

潜在GDP=6000亿,说明实际GDP不是最大值,有上升的可能。

分解实际GDP=5000亿=3900亿+1100亿(投资)。现在投资总额从1100提升为1200亿,那么新GDP=4254.45亿+1200亿=5454.54亿,这没有超过6000亿的上限,所以可以成为新均衡点,同原来的5000亿相比,实际GDP上升了。

再说一句,这两题好像都没什么实际意义。GDP最大值是理论数值,实际算不出来,储蓄倾向也不是不变的,投资能撬动多少经济增长,也要看实际投资的效果。仅仅是考试意义。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的影响

•通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实际收入水平

•通胀使债权人受损而债务人受益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通胀对储蓄者不利

2.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

①在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产出增加

②在不存在闲置资源或通货膨胀已被预期的情况下:产出不变

③在严重或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产出减少

3.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①凯恩斯的观点:通货膨胀有助于就业的增加或失业的减少

②菲利普斯的观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互为消长(菲利普斯曲线)

③弗里德曼的观点:短期中,通货膨胀有助于减少失业;长期中,通货膨胀无助失业的减少。

•在短期

–需求拉动的通胀可促进产出水平提高,还可以刺激就业、减少失业

–成本推动的通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减少,还会增加失业

•在长期

–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先分析通货膨胀的类型,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和国际输入型,还有就是混合型,对于需求拉动型的通胀,宏观紧缩政策是有效的,而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胀与国际输入型的通胀,紧缩政策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所以,政府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而不应仅仅依赖单纯的宏观紧缩政策。“一刀切”的紧缩政策在应对混合型的通胀预期,尤其是在应对成本推动型和国际输入型通胀时,不仅不利于稳定物价水平,还有可能减缓宏观经济发展,即导致“滞胀”。

应对通货膨胀,尤其要预防“滞胀”的发生,不能单独采取宏观紧缩政策,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第一,有必要从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转为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并重。我国通过采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政策以及调控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来应对通货膨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局限性也很大。货币政策的结构化,会更加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第二,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从紧的货币政策,要分阶段推进,避免急转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采用“松紧搭配”的方式可能更加有效。

通货膨胀预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很有可能使通货膨胀成为现实。在这种形势下,稳定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就显得至关重要。政府近期的对策是采取结构性措施,增加市场上短缺商品的供给。供给的增加是稳定物价的迫切措施。当某些原材料和消费品国内产量短时期内无法增加更多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储备进口一些国内短缺的商品。只要供给增加了,企业和居民个人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会趋于稳定。此外,政府采取打击商品炒作行为的措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抑制非正常的需求和有序地增加供给应当双管齐下,而且有序地增加供给相对更加重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ileimeishi.com/chaxun/8507.html

学业水平测试查询——三校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查询

四川教育考试院如何查录取通知书?

味蕾考试网-提供各类考试经验和考试信息!

味蕾考试网-提供各类考试经验和考试信息!V

味蕾考试网提供全国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政策解读及备考资料,涵盖公务员、教师资格、职业资格等考试资讯,同步分享职场工作总结模板与学习经验,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一站式解决考试全周期需求。

2291 文章数
90116 评论数
984537 浏览数

标签列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