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味蕾考试网将给大家介绍生物中考试题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一些烦恼。
- 1、人教版生物中考试题
- 2、九年级或中考生物地理的试题。
- 3、八年级中考生物试题
- 4、生物地理中考
味蕾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 [] 一些相关资讯,欢迎阅读!
人教版生物中考试题

( )1.细胞的下列结构与生物遗传关系最密切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
( )2.人类上一代把遗传物质遗传给下一代是通过
A.性状 B.受精卵 C.精子和卵细胞 D.胚胎
够了吗^_^仅供参考^_^
( )3.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基因数和染色体数一样多
C.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D.生物的某一性状是由一个基因控制
( )4.下列有关人类单、双眼皮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眼脸的这一对基因一定是相同的。
B.两个双眼皮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一定都是单眼皮
C.两个单眼皮的夫妇所生的子女一定都是单眼皮 D.一个双眼皮、一个单眼皮的夫妇所生的子女都是双眼皮
( )5.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每个人都是由 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由 融合而成的。受精卵中遗传物质有约一半来自精子的 ,一半来自卵细胞的 。
( )6.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C.染色体容易被酸碱染料染色
D.每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7.关于基因显、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对的基因一定有显、隐性之分
B.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C.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D.显性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 )8.下列四种不同基因组成的人,基因组成正常且所生子女中不会出现单眼皮的是
A.AD B.AA C.Aa D.aa
( )9.关于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B.遗传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是不普遍存在的
C.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的变异主要指可遗传的变异
D.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用来育种
( )10.下列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可能是体细胞的是
A.23 B.24 C.46 D.68
( )11.关于原始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火山喷发形成 B.由水蒸汽、氨、甲烷等组成
C.不含氧 D.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高
( )12.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正确的是
A.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类 → 哺乳类
( )1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
A.温泉 B.岩层 C.原始大气 D.原始海洋
( )14.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的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 )15.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 创造的,而是由 经过漫长的时间 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 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 )16.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是:由于 ,经过 决定 ,这种变异经过 ,并得以加强。
( )17.人类学家研究证明,人类与哺乳动物中的类人猿是近亲,下列类人猿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猩猩 B.大猩猩 C.黑猩猩 D.狒狒
( )18.下列不属于生存竞争的是
A.同一片森林里的树木争夺阳光、水份和营养物质 B.食性相同的动物争夺食物
C.狼与鹿的捕食与反捕食
D.大豆从根瘤菌中获取氮素,根瘤菌从大豆中获取养料
( )19.人工选择所以能培育出新品种来,自然选择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人和自然的选择力量
( )20.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从达尔文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抗菌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
B.抗菌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
C.病原体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 D.抗菌素引起的病原体的抗药性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
( )21.老鹰和田鼠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
A.能量变换 B.相互竞争
C.相互选择 D.共同进化
( )22.下列基因组成,一般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A.AA B.Aa C.aa D.A
( )23.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就是指生物周围的非生物因素
B.环境就是指生物生存的地点
C.不同种生物的生活环境往往有所不同,同种生物则相同
D.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叫生态因素
( )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各种生物的统一整体 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片森林等,都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里一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D.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一种生物与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 )25.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 )26.下列有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B.消费者有助于植物传粉受精、种子传播
C.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又可被植物所利用
D.分解者可为植物提供食物
( )27.对生态系统的正确理解是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等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断变化
( )28.下列不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海豚 D.银杉
( )29.海洋中的植物与高山上的植物均有分层分布现象,其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
A.光照、光照 B.光照、温度 C.光照、湿度 D.温度,湿度
( )30.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草食鱼以水草为食,属于消费者;肉食鱼以草食鱼为食,应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填空
1.“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说明生物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说明生物的_。
2.原始生命由于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__(能自养)的原始__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不能自养)的原始。这些原始生物分别进化成为各种各样的__和_。
3.比较不同地层中的化石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越__,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__。这说明,生物是由_、 _、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里没有化石的,这说明__。
4.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__,它可分为_、。
5.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任务,在这一行动中,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_,一方面要防治__。
三、简述题
1.下图是一对均为双眼皮的父母的眼睑遗传图解简图。请在图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母或文字。
孩子的基因_ _ _
孩子的性状_ __ _
2.右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
(3)该食物网有_条食物链。
(4)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有__种。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_,其理由是_。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D 2、C 3、C 4、C 5、D 6、B 7、D 8、B 9、B 10、A 11、D 12、D 13、D 14、A 15、B 16、A 17、C 18、D 19、B 20、B 21、B 22、D 23、D 24、B 25、B 26、D 27、C 28、C 29、B 30、B
二、填空:
1.遗传、变异
2.营养方式 叶绿体 藻类植物 叶绿体 单细胞动物 植物 动物
3.简单,越低等、多;复杂、高等、多。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4.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5.动植物资源 环境污染
三、简述题
1.
孩子的基因:AA Aa Aa aa
孩子的性状:双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2.(1)草
(2)兔、鼠
(3)5
(4)3
(5)增多,狐以兔、鼠为食,狐少了,兔、鼠数量增多,鹰繁殖力增强、鹰数量增多。
九年级或中考生物地理的试题。
1.沙漠中植物稀少,对植物分布起决定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2.下列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_蚱蜢_食虫鸟 B.食虫鸟一蚱蜢_草 C.田鼠_蛇_鹰 D.草_蚱蜢_食虫鸟 3.下列哪一项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A.一片树林 B-树林中的动物. C.树林中的植物 D.树林中-的生物 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5.下列结构属于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6.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7.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个体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B.病毒不 能够独立的生活 C.病毒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 D.
八年级中考生物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4页,为综合题,30分;共50分。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10 X和40 X B.10 X和10 X C.5 X和10 X D.5 X和40 X
2.在一片草坪中生长着蒲公英、铁树、月季、雪松、国槐,按照下列哪一项标准可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种皮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B.是否具细胞结构
C.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D.是否能产生种子
3.对下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该过程可以表示细胞分化
C.该过程受遗传物质控制 D.d图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4.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B.小麦与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C.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
D.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
5.将中等产量的种子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实验田中,得到产量高的种子甲和产量低的种子乙。将甲和乙分别种在同样的普通农田中,预计产量是( )
A.甲高产,乙低产 B.甲中产,乙中产 C.乙高产,甲低产 D.甲中产,乙高产
6.科学家正在培育能够产生具有医药保健效应乳汁的转基因羊。若科学家只培育出一只该转基因羊,要想在短时间内推广饲养这种动物,可采取的先进繁殖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嫁接技术 D.杂交技术
7.菊花是我们德州市的市花。德州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
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菊花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
8.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 )
A.酵母菌和霉菌 B.乳酸菌和酵母菌 C.乳酸菌和霉菌 D.醋酸菌和大肠杆菌
9.从生物进化历程看,狗比鱼高等。下列做法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比较狗和鱼的心脏结构 B.统计两者所繁殖后代的成活率
C.比较狗和鱼的神经系统 D.将狗和鱼放在一起,比较个体大小
10.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数目、种类增多
B.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C.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11.冰箱能延长果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环境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B.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C.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D.减少环境中氧含量,减缓呼吸作用
12.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右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13.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骼肌不受剌激也能收缩
B.只有肌腱收缩,才能牵引骨绕关节运动
C.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运动时,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进行活动
14.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见右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
B.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神经冲动只能由③传导
D.神经元的功能是感受剌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15.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男女同学应保持良好的交往
B.青春期每天应获得合理、充足的营养
C.青春期是学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
D.女孩子应禁食含脂肪的食物以保持良好的体型
16.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剌激产生的
C.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17.“关爱生命,注重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下列认识和做法正确的是( )
A.吸烟能引起肺癌,香烟是病原体
B.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细菌
C.病毒能引起动植物及人类患病,对生物有百害而无一利
D.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抵制艾滋病,关心零距离
18.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9.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有错误的是( )
A.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B.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C.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20.去年,我省部分地区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手足口病疫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以下事实中,与该病疫情的大范围传播无关的是( )
A.病原体为多种肠道病毒 B.可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等传播
C.儿童对该病的抵抗力较弱 D.大多数患者通过治疗即可恢复健康
德州市二〇一一年初中学业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黑色、蓝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 2 3 4 5 6 总分
得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 (5分)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的一个类群。被子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又叫有花植物。绝大多数被子植物不但可以通过双受精进行有性生殖,还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生殖。下图为被子植物有性生殖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_。
(2)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影响花开放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需要依次完成_等生理过程。
(4)从进化上看,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高等,更有利于植物_。但无性生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个体,并能保持。
2.(5分)右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药物经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目的是为了避免对图中[ ] 的剌激。
(2)产生胆汁的器官是图中[ ]_,胆汁在释放到小肠之前,储存在图中[ ]_内。
(3)图中{4}能分泌胰岛素。当人体内胰岛素时,就会引发糖尿病。近年来,我国该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就糖尿病人来说,控制体内的长期稳定是首要任务。
3.(5分)麻雀是鸟纲雀形目文鸟科麻雀属鸟类的通称(如右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麻雀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处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集结成群飞向农田吃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巢简陋,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4〜6枚。卵灰白色, 布满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觅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麻雀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适于飞行,其呼吸方式为__。
(2)麻雀的雏鸟出壳时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觅食,属于__。
(3)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从获得途径上看,麻雀的这种行为属于__行为。
(4)下列四种动物中,与麻雀生殖方式最接近的是_。
A.大鲵 B.蛇 C.中华鲟 D.蝙蝠
(5)麻雀主要以谷物为食,的确能从人们那儿抢走很多的粮食。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一度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曾对它们进行过大规模的围剿。结果造成麻雀数量锐减,虫灾频发。后来,人们用臭虫顶替四害之一的麻雀,把麻雀从四害的罪名下解放出来,还它以清白和自由。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你认为麻雀不能灭除的原因是。
4.(5分)右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__左右两肺之间。
(2)观察心脏的结构,可以看到图中[ ]_的壁最厚,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小刚出去玩时不小心被狗咬了一口 ,医生为其注射了狂犬疫苗。请写出药物到达心脏各个腔的先后顺序〈用数字和箭头表示)_ _。
(4)有些婴儿出生时〔4〕和〔10〕之间有一个洞,这种心脏缺5 陷会使循环系统输送氧气的能力降低,原因是_ _。
(5)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此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为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 〈至少填写两条措施)。
5.(5分)2011年4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原料泄漏事故,大量含有核原料的污水被排放入周围海水中,使当地渔业受到重创,并引发了一场严重的环境危机。右图为福岛周围海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如果图中的数量急剧减少,将直接导致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丧失。
(2)在该食物网中,鳕鱼属于消费者。
(3)在食物网中,生物的数量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减少。这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
(4)含有核原料的污水流入海水中一段时间后,由于__作用,鲑鱼体内积累的污染物浓度最高。有科学家认为,如果综合考虑洋流、风向、海洋稀释等因素,此次污染事件对中国海域暂时不会有影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能力。
6.(5分)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 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处理, 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__。
(2)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 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原则。
(4)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_,原因是。
德州市二〇一一年初中学业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A 3.C 4.D 5.B 6.B 7.C 8.A 9.D 10.B 11.C 12.A 13.D
14.D 15.D 16.C 17.D 18.D 19.A 20.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1.(1)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2)光照和温度 (3)开花、传粉、受精 (4)度过不良的环境(或生存) 亲本的优良性状
2.(1)[5]胃 (2)[1]肝脏 [2]胆囊 (3)分泌不足 血糖
3.(1)双重呼吸 (2)晚成雏 (3)先天性 〈4)B (5)麻雀与人类一样是生态系统的成员〈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4.(1)稍偏左下方 (2)10 左心室 (3)3→4→9→10 (4)动脉血与静脉血混合 (5)合理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锻炼和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
5.(1)浮游植物 (2)次级 (3)逐级递减的 (4)生物富集 自动调节
6.(1)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叶(或“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结果 (3)单一变量 (4)甲 气孔堵塞,水分蒸发不出去
生物地理中考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 (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2.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说明它 ( )
A.害羞 B.具有应激性 C.怕碰撞 D.在进行呼吸
3.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繁殖 C、 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4.生物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分布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水鸭、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
A、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形态
6.下列有关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生物学
B、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学
C、“生物武器”是利用了生物学的知识 D、人体卫生保健离不开生物学
7.有一种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因而,放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又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结果,随山羊数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 )
A、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能够影响环境
C、不能适应环境 D、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
8.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 温度 D、空气
9.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已选用了“40×”的物镜,如果要把玻片标本放大600倍,此时应选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 )
A、8× B、10× C、5× D、15 ×
10.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q B、d C、b D、p
11.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 )
A、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 D、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12.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载玻片再转动目镜,物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物点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载玻片上 D、反光镜上
13.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对光是要看到白亮的视野 B、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5cm
C、观察使用右眼看着目镜 ,左眼睁开,便于画图
D、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14.活的细胞,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又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随便流出。请你总结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
A、又是全透性,有时半透性 B、完全透过性 C、全封闭特性 D、选择透过性
15.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细胞只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两个
A、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分化的结果直接形成各种器官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
17.下列生活方式中对减少癌症的发生相背的是( )
A、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B、多抽烟多喝酒
C、少吃泡菜和腌菜 D、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
18.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 )
A、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B、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
C、细胞的体积增大与细胞的数量增多共同作用 D、种子中细胞吸水膨胀所致
19.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20.植物和动物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1.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 )
A、遗传现象 B、适应现象 C、生长现象 D、变异现象
22. 一棵古树仍能生长的原因是植物体内有( )
A、输导组织 B、分生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23.中风病人常出现半身不遂,这是因为他的什么组织出现了功能丧失( )
A、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 C、神经组织 D、肌肉组织
24.动物的一块肌肉中含有( )
A、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D 上述四种组织
25.当我们梳头时常有一些头屑落下来,头屑属于细胞死亡了的( )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26.生物包括 、 、 、 、 五大类。
27.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是有 的。生物的特征包括 、 、
、 ,其中 是最基本的。
28.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它又分为
和 。
29.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这类生物被称为 ;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 。
3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31.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当细胞体积过大时,表面积相对 (填“较大”或“较小”), (填“易于”或“难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